一、共享出行概述
共享出行指消费者无需拥有车辆所有权,以共享和合乘方式与其他人共享车辆,按照自身的出行要求付出相应的使用费的一种新兴交通方式。共享出行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产生。2012年,基于移动互联网和定位技术的 “滴滴打车”的出现,开启了中国消费者出行市场变革
的帷幕。
广义上的共享出行市场可分为四种模式:专注于室内短途出行的“网约车”及“顺风车”模式,由传统汽车短租衍生而来的按小时计费的分时租赁出行模式,满足用户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
共享出行分类
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共享出行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软硬件供应商,包括车辆供应商、技术供应商和配套设施供应商;中游主要为共享出行服务提供商,主要为用户提供出行服务以及增值服务,拓宽自身盈利渠道;下游由广泛的用户组成。共享出行服务商以平台为依托整合资源,提供出行服务,以技术赋能整合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用户。
中国共享出行行业产业链
数据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中国共享出行行业发展现状
交通出行需求和道路资源供需失衡,交通拥堵问题凸显,现有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未能满足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需求。此外,人群消费习惯和偏好正在发生变化,按需租车、以租代买、随停随去的理念逐渐深入,共享出行迎来快速发展。2015-2019年,中国共享出行行业的市场规模由993亿元增长至2837.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0%。未来,随着共享出行在愈来愈多的普及以及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将持续上升。
2015-2019年中国共享出行行业市场规模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我国共享经济市场巨大,在各类共享市场中,生活服务类占据了整个共享经济市场的52.7%。而共享出行行业仅占整个市场的8.22%。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将继续上升,一二线城市将面临巨大的交通压力,堵车将成为常态。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共享出行方式将会被倡导,共享出行占整个共享经济市场的份额将会继续上升。
2019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构成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用户规模来看,我国共享出行行业用户规模稳步提升。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移动出行用户规模达到了5.63亿人,同比增长12.4%;预计到2020年用户将达到5.69亿人。
2016-2020年中国共享出行用户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共享出行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三、共享出行行业投融资分析
从投融资方面来看,中国共享出行行业在经过前几年快速扩张阶段后,由于未与城市规划、监管政策等协调发展,遭遇诸多难题,发展步伐减缓,2020年融资事件较少,资本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出行共发生26起融资事件,涉及金额为93.0亿元;到2020年9月,我国共享出行仅发生16起融资事件,涉及金额为112.2亿元。
虽然中国共享出行行业发展速度放缓,但共享出行契合中国城市建设及居民出行需求,能有效解决交通拥堵等城市发展问题,共享出行的发展前景依然明朗;同时共享出行企业的经营目的将由全投入市场份额的竞争逐步转向盈利。
2017-2020年9月我国共享出行融资事件数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投中网,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2020年9月我国共享出行融资金额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投中网,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共享出行行业细分领域分析
共享汽车方面,我国驾驶证持有人数迅速增加,但是汽车保有量增长速度远不及驾驶证持有人数增加速度。原因主要是由于汽车价格相对来说较为昂贵,用户消费能力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共享汽车行业迎来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共享汽车行业的市场规模达54.3亿元,同比猛增134.78%;预计2020年将达到92.8亿元。
2016-2020年中国共享汽车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共享单车方面,自出现以来,受益于方便、快捷,深受人们青睐。自2017年以来,我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整体保持小幅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为2.6亿人,预计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增长将继续放缓,预计将达到2.7亿人。
2016-2020年中国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五、共享出行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共享出行渗透率提高
中国共享出行行业已经有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庞大的用户规模。在不同的共享模式中,快车和顺风车拥有方便快捷、价格优势大等优势,显示出发展优势和潜力。2015年,中国共享出行的渗透率约为0.4%,处于行业累积发展期,2019年,渗透率增长至17.3%,行业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大规模应用和普及的背景下,未来有望出现指数型增长。
2015-2019年中国共享出行行业渗透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程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2、盈利模式多元化发展
中国共享交通出行领域的融资规模高达1072亿元,成为共享出行领域获得融资规模最大的细分领域,2018年,共享交通出行领域的融资规模为418亿元,同比下降61.0%。在资本退潮的背景下,共享出行平台能否盈利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共享出行平台通过拓宽盈利模式,提高获利能力。滴滴出行通过线上整合消费者乘车需求与司机闲置车辆供给,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平台成为整合和配置资源的媒介,盈利方式包括服务费、广告费和短期资金沉淀收益。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共享出行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19-2025年中国共享出行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