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工智能芯片行业概述
当前AI芯片设计方案众多,广义上所有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芯片都可被称为AI芯片。AI运算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神经网络算法,系统需能高效处理大量非结构化数据(文本、视频、图像、语音等),所以硬件需有高效运算能力。
在人工智能芯片行业产业链上,人工智能芯片虽然是新兴领域,但市场上强敌环伺,上下游产业链间的整合布局早已开始。上游主要是芯片设计,按照商业模式,可再细分成IP设计、芯片设计代工和芯片设计三种模式。中游则包含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两大类,产业链的下游分成销售和系统集成企业,包括提供软硬件集成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商就被归属在系统集成商。
人工智能芯片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现状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AI芯片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整体市场规模达到80.08亿元,同比增长50.2%。受宏观政策环境、技术进步与升级、人工智能应用普及等众多利好因素的影响,中国AI芯片市场将进一步发展成熟。预计未来几年内,中国芯片市场规模将保持40%-50%的增长速度,2024年,市场将达785亿。
2017-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及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区域结构上看,2018年我国华北、华东和中南地区稳居AI芯片区域市场三甲。市场份额分别达到20.8%、30.6%和29.3%。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区域份额图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融资轮次看,2018年以AI芯片设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中,有20家参与了融资活动。其中有4家企业融资轮次位于A轮之前,11家企业位于A轮融资阶段,3家企业位于B轮融资阶段,2家企业位于C轮融资阶段之后。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各融资轮次企业数量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融资金额上看,截至2018年底,中国人工智能芯片企业融资总额超过30亿美元,但仅有3家企业融资总金额超过2亿美元,分别是比特大陆、地平线与寒武纪;有2家企业融资总额在5000万美元到2亿美元之间,分别是熠知电子和触景无限;其余15家企业的融资总金额都在5000万美元以下。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按融资总额企业数量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三、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目前国内人工智能芯片设计企业的商业模式分为IP设计、芯片设计代工、芯片设计三种类型。大部分的人工智能新创企业是以芯片设计为主,但目前国内只有少数人工智能芯片设计企业会进入传统芯片企业的产品领域。
我国人工智能芯片设计企业的商业模式分类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四、人工智能芯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AI芯片产业经过了最初的萌芽期,步入了发展和市场检验阶段。同时,整个市场投资风潮和市场预期也逐渐趋于理性。
2、随着AI芯片的应用场景进一步释放,越来越垂直化和细分,AI专用芯片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除了CPU和GPU之外,FPGA和ASIC等新架构的研发增多。其中,在深度学习领域,类脑芯片的创新研发在过去一年也有了重大进展。
3、各行业公司合作更加密切,上下游产业链整合趋势明显。芯片公司与算法公司的合作逐渐增多,同时芯片企业逐渐往产业链上游布局与合作。
AI芯片行业市场增长快速,芯片企业和客户的合作模式仍在探索中。同时AI芯片行业也存在着泡沫,市场期待有技术实力和业绩的企业发展,国内在高精尖半导体领域发展落后背景下,近两年集中出现了大量AI芯片行业企业,证明资本和行业从业人员对AI芯片未来应用前景表示认可,或者说低端AI芯片产品技术门槛并不高。但需注意的是芯片研发、制造成本高昂,对资金需求极大,也是此行业特点。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随着各厂商首批AI芯片产品面市,市场将会对各厂商的产品和技术进行检验,技术不足、产品缺乏竞争力的团队在缺乏后续订单和盈利支撑下将会陆续退出市场,能存活下来的企业应该只有获得市场认可,技术坚强的团队。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的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格局及市场供需形势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从行业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等方面分析行业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还重点分析了人工智能芯片内重点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格局,并对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趋向进行了专业的预判。为企业,科研、投资机构等单位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及竞争格局,把握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研究出版的《2020-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