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其中下肢截肢人数超过170万人。近5年来,因为疾病、交通事故、工伤、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大腿截肢人数逐年增加,极大地增加了社会的负担。
2012-2018年我国下肢截肢人数走势图
资料来源:民政部,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600多家各类假肢生产装配机构,主要产品的年产量为:假肢为6.5万件。按产品的平均寿命为3年计算,相当于只有88.5万具假肢在使用中。这只能满足930万有配置假肢等辅助器具需求者的9.5%,尚有90.5%需求者未能如愿。由此可见,中国的假肢产量亟需增加。
按其结构和截肢部位区分,假肢可分为上肢假肢和下肢假肢,上肢假肢和下肢假肢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又可分为不同种类,如上肢假肢按截肢部位可分为肩离断假肢、上臂假肢、肘离断假肢、前臂假肢、腕部离断假肢、部分手假肢、假手指等,下肢假肢按截肢部位可分为髋部假肢、大腿假肢、膝离断假肢、小腿假肢、踝关节假肢、假脚等。
假肢的主要种类分析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智能假肢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材料配件行业、信息技术业、机电行业等,下游行业为残疾人康复机构、养老机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以及个人、家庭等终消费者。
智能假肢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智能假肢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随着人民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残疾人的支付能力也日益增强,对假肢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笨重的被动式假肢,假肢智能化、功能多样化、性能优良化成为现在假肢行业竞争的目标。
2010-2018年我国智能假肢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资料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整理
由于智能假肢技术在我国发展水平较低,市场人均规模小、智能假肢生产企业数量小、市场供给缺口大,供给明显不足。据悉,我国智能假肢市场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存在着天壤之别。
相比较于发达国家在智能假肢领域的市场,我国智能假肢领域都处于亟待开发的状态,要与国际接轨,智能假肢等康复医疗器械领域应当成为下一个医疗器械着重发展的着力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