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晶机行业概述
固晶机是将芯片从已经切割好的晶圆上抓取下来,并安置在基板对应的Die flag上,利用银胶把芯片和基板粘接起来。贴片机可高速、高精度地贴放元器件,并实现定位、对准、倒装、连续贴装等关键步骤。
二、固晶机行业政策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及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为半导体产业建立了优良的政策环境,促进半导体封装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有望加速推动产业整体的国产化进程。这也带动固晶机的快速发展。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固晶机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研究报告》
三、固晶机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固晶机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及零部件,主要为取料机构、推料机构、点胶机构、点胶平台、摆臂机构、固晶平台、找晶平台、夹具和出料机构等,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为LED封装、集成电路封装、分立器件封装等。
2、产业链下游
固晶机最大的应用领域为LED封装,其占比约22%,主要用于将LED芯片固定到基板上。数据显示,近两年中国LED封装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上涨态势,2023年中国LED封装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97亿元。
四、固晶机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固晶机行业市场规模呈现上涨态势,这得益于Mini/Micro LED、先进封装、5G、AI等下游应用的强劲需求,也离不开精密化、智能化等技术进步的驱动,同时受到了亚太地区半导体产业扩张和政策支持的有力推动。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固晶机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0.84亿美元。
中国固晶机产业链已经形成,并在LED封装设备领域实现了较高的国产化率和竞争力。然而,在技术壁垒更高的集成电路封装设备领域,国产固晶机仍处于追赶阶段,是未来需要重点突破和实现国产替代的关键方向。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固晶机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0.44亿元。
五、固晶机行业竞争格局
从全球固晶机行业竞争格局来看,ASM和Besi占据全球前两位,CR2在60%左右。国内龙头为新益昌,但新益昌以较为低端的LED贴片机为主。其他厂商占据较大份额,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被众多其他厂商瓜分,显示出市场的多元化和竞争激烈程度。
六、固晶机行业发展趋势
1、精度持续向“亚微米级”迈进
面向3DIC、HBM、CPO光模块等高端封装,国产设备已从±3µm迈入±1.5µm量产,实验室阶段已出现±0.5µm样机。高刚性低惯量运动平台、纳米级线性电机、气浮/磁浮减振、闭环温控、亚像素视觉算法、数字孪生标定。低温银胶、Cu-Cu直接键合、混合键合(HybridBonding)要求固晶力控分辨率<0.1N,温度漂移<0.1°C。
2、速度提升进入“毫秒级节拍”
传统单摆臂25KUPH→双摆臂50KUPH→多摆臂阵列100KUPH。刺晶在Mini/MicroLED领域实现120KUPH、定位≤±5µm,成为巨量转移新路线。3ms内完成RGB三色芯片定位与缺陷检测;AI-SoC内置ISP+NPU,边缘计算延迟<1ms。
3、智能化与AI全流程渗透
基于产线百万颗贴装数据,自动优化BondForce、BondTime、加热曲线,首件良率提升8–12%。实时映射设备状态、环境振动、胶水黏度,实现预测性维护,OEE提升10%以上。通过条码/RFID识别不同芯片/基板,一键切换程序,换线时间<5min,满足“小批量多品种”需求。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固晶机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固晶机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