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及中国CSU药物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药物研发迈向新征程「图」

一、CSU药物产业概述

CSU指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这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表现为无明确诱因的风团、瘙痒反复发作,持续时间超过6周。CSU药物为用于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药物。

CSU药物行业分类

二、CSU药物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CSU药物行业发展得到了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国家通过医保目录调整,减轻患者负担,提高药物可及性。在创新药研发方面,从国家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同时,相关指南的发布,为CSU的诊治提供了规范,也为药物研发和应用提供了指导,整体政策环境有利于CSU药物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CSU药物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CSU药物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三、CSU药物行业产业链

1、CSU药物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CSU药物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上游为研发提供支撑,中游负责生产制造,下游实现药物的市场流通和应用。随着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产业链各环节不断完善,推动CSU药物行业持续发展,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药物。

CSU药物行业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2、CSU药物行业下游分析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作为全球高发的过敏性疾病,患者群体规模持续稳定增长。据统计,全球CSU患病人数已从2018年的6550万例逐步攀升至2024年的6970万例,期间复合年增长率达1.1%。庞大且持续扩容的患者基数,不仅凸显了CSU治疗需求的刚性,也为全球CSU药物市场提供了稳定的需求支撑,推动行业在研发、生产及临床应用等环节持续发力。

2019-2024年全球CSU患病人数

四、全球CSU药物行业现状分析

全球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药物市场呈现稳健扩容态势,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65亿美元持续增长至2024年的237亿美元,多年来保持良好增长动能。展望未来,随着CSU患者基数稳步扩大、创新药物(如生物制剂)临床渗透率提升,以及新兴市场医疗需求释放,预计到2030年,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攀升至370亿美元,2024-2030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可达7.7%。

2019-2030年全球CSU药物行业市场规模

五、中国CSU药物行业现状分析

数据显示,2019-2024年间,CSU药物市场规模从124亿元稳步增长至169亿元。如今,随着创新药物不断涌现,如多款新型生物制剂进入临床阶段,加上医保政策对部分CSU药物报销范围的扩大,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飙升至417亿元,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6.2%。

2019-2030年中国CSU药物行业市场规模

六、CSU药物行业竞争格局

从企业竞争格局来看,国外企业如诺华凭借奥马珠单抗在CSU药物市场曾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拥有较高市占率。如今随着专利到期,面临多方挑战。赛诺菲等企业也在积极布局,通过研发不同靶点药物参与竞争。国内企业在CSU药物研发方面多点开花,天辰生物、济民可信等企业通过研发新一代抗IgE抗体等创新药物崭露头角,虽目前整体市占率不高,但随着研发推进,有望打破现有竞争格局,未来全球CSU药物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

CSU药物行业主要企业

七、CSU药物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在奥马珠单抗制剂专利到期后,CSU药物研发迈向新征程。当下,下一代疗法围绕IgE、Th2通路及肥大细胞等路径展开。第二代IgE产品聚焦长效化,像天辰生物的LP-003,其二代IgE候选分子Ph2临床数据显示,Q4W和Q8W药物组12周UAS评分优于奥马珠单抗组。同时,诺华口服BTK抑制剂瑞米布替尼在两项关键3期临床试验表现出色,上市申请拟纳入优先审评,未来研发创新将为CSU患者带来更多高效治疗选择。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CSU药物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CSU药物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本文采编:CY1262

推荐报告

2025-2031年中国CSU药物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CSU药物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主要包括行业区域发展分析、生产厂商竞争力分析、企业竞争策略分析、发展趋势及投资机遇、风险分析等内容。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