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行业概述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目前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得到完全认识。从目前已知的发病机制上看,糖尿病主要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由其他因素导致的特殊类型糖尿病,包括单基因糖尿病(新生儿糖尿病、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病)、胰腺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患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人体多种组织,尤其是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和器官衰竭。
国际通用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和分类为世界卫生组织(1999)标准,根据该标准,糖尿病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及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四类。其中2型糖尿病是最主要的一种类型,占糖尿病患者总人数的比例为96%,它涉及多种因素造成的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异常(胰岛素生成和分泌缺陷),从而导致糖代谢异常及相关代谢紊乱。
二、糖尿病行业发展背景
1、政策环境
我国国家药监部门于2017年6月加入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以来,国家药监局态度坚定地推动我国药品监管政策法规、标准、指导原则等与国际接轨,在药品注册审批、药品价格改革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制度优化,我国药监部门在转化实施ICH指导原则的同时,也逐步为制定新指导原则作出贡献。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药品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技术标准和规范,有利于行业整体监管逐步完善,促进糖尿病行业良性竞争。
2、社会环境
2021年全世界有5.37亿20-79岁的成年人(占该年龄组所有成年人的10.5%)患有糖尿病;其中高收入国家患病人数为1.04亿人,中等收入国家患病人数为4.14亿人,低收入国家患病人数为0.19亿人。到2030年,预计将有6.43亿人患有糖尿病,到2045年,预计将有7.83亿20-79岁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在此期间,虽然世界人口估计将增长20%,但糖尿病患者人数估计将增加46%。
三、糖尿病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糖尿病行业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料与设备供应、中游研发生产及下游服务与终端应用。上游包括生物原料、化学试剂及诊断试剂供应商;中游聚焦药物与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恒瑞医药、阿斯利康、雅培等企业主导创新产品迭代;下游通过医院、药店、电商平台及健康管理平台触达患者,结合AI算法与远程监测实现全周期管理。
2、产业链下游
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糖尿病的人数逐渐增加,目前我国已经是全球糖尿病患者的第一大国。在80年代时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仅仅是0.9%,相对比较低,但是到了2013年国内的糖尿病已经达到了10.9%,占据了全世界的1/4。2024年,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2.8%,患病人数超过1.4亿,大约还有3.5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糖尿病前期检出率为35.2%。
四、糖尿病行业发展现状
1、我国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
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支付能力的增加、糖尿病知晓率、诊断率和治疗率的上升,以及我国医保制度的完善和糖尿病创新药物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糖尿病药物市场由2018年的57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7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4.05%。
2、我国糖尿病药物市场占比
我国的糖尿病药物用药结构中,双胍类、磺脲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类等已上市几十年的传统口服药物仍为主流,而新上市的DPP-4抑制剂、SGLT-2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等药物仅占我国口服降糖药的不到20%,这些新型药物由于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较晚,带来的销售收入比例远不及全球其他发达国家,未来随着我国用药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和医保目录的扩容,存在广阔的市场空间。
3、我国胰岛素泵市场规模
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注装置,以程序设定的速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2024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145.3百万人。患者需求增长,不断影响市场规模外,近年来逐渐常态化、规范化的集采政策对糖尿病药物市场格局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药品集中采购模式进一步降低患者用药负担,利于扩大销量,糖尿病药物需求大,促进了胰岛素泵的规模增长,据统计2024年我国胰岛素泵市场规模达到了12.11亿元。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糖尿病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五、糖尿病行业竞争格局
糖尿病行业竞争呈现多维度格局:药物领域,GLP-1受体激动剂(如诺和诺德、阿斯利康)与SGLT-2抑制剂(如勃林格殷格翰)形成双雄争霸,本土企业甘李药业、通化东宝通过生物类似药加速国产替代;器械赛道,雅培、德康医疗主导CGM设备市场,国产企业凭借性价比突围;数字健康领域,医渡科技、微医等通过AI算法与远程监测构建闭环服务,与跨国药企的“药物+数字疗法”组合形成差异化竞争。
六、糖尿病行业发展趋势
1.个性化医疗与精准治疗兴起
随着基因测序、人工智能及肠道微生物研究的突破,糖尿病管理正从“一刀切”模式转向个性化方案。2025年ADA指南明确推荐基于患者基因型、代谢特征及并发症风险的定制化治疗策略,如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试验已启动,通过免疫调节和胰岛β细胞再生实现精准干预。灭活AKK菌(如Pdnaxi菌宝)等肠道微生态疗法,结合AI算法分析代谢数据,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营养与药物组合,显著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及血糖控制效果。
2、数字健康技术深度融合
连续血糖监测(CGM)与人工智能的整合推动糖尿病管理智能化,例如“3C疗法”(CGM+胰岛素泵+智能软件)实现实时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医渡科技在海南的实践显示,数字疗法使患者空腹血糖达标率提升18.63%,2025年计划覆盖超10万区域患者。AI驱动的自动胰岛素输送系统(AID)减少低血糖风险,成为胰岛素缺乏型患者的首选工具,而开源闭环系统的普及进一步降低技术门槛。
3、创新药物研发加速
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等新型药物持续引领市场,达格列净在零售渠道保持18%增速,司美格鲁肽因减肥适应症拓展应用场景。前沿技术如干细胞治疗、灭活AKK菌及小分子肽双向调节剂进入临床阶段,通过多靶点作用改善糖脂代谢。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糖尿病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糖尿病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