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务云行业概述
政务云是指运用云计算技术,统筹利用已有的机房、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应用支撑、信息资源等,发挥云计算虚拟化、高可靠性、高通用性、高可扩展性及快速、按需、弹性服务等特征,为政府行业提供基础设施、支撑软件、应用系统、信息资源、运行保障和信息安全等综合服务平台。
二、政务云行业政策
近年来,中国智慧政务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智慧政务行业发展与创新,《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中指出:2024年,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实现第一批高频、面广、问题多的“一件事”高效办理。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政务云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三、政务云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政务云产业链的需求方是各地方政府和委办局,地方政府的政务云建设一般是由经信委汇总各委办局提出的信息化需求,进行统一的服务采购和监督管理。政务云建设中,大型项目往往总集成商来负责整体的咨询规划、实施建设等工作。总集成商以整体解决方案切入市场,在承接项目后自身会提供底层基础设施及平台支撑层的建设,而将其他非优势的服务内容进行分包,交给自己的生态伙伴或者政府客户指定的服务商来完成。
2、产业链下游
政务云为政务服务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实现了政务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便捷化。通过政务云平台,政府部门能够提供一站式的政务服务,如在线审批、电子证照、政务服务大厅等,提高了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其占比为21.95%。
四、政务云行业发展现状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要求推进政务信息系统向云迁移。这促使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对政务云的投入,以满足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这带动中国政务云行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政务云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20亿元。
中国政务云市场中专属云基础设施占比最多,占比为70%。公有云基础设施和服务运营占比分别为18%和12%。
五、政务云行业竞争格局
2024年中国政务云专属云市场竞争格局中,华为以23.3%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浪潮、新华三位居其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进前六名。政务云私有云竞争格局中,中国电信以26.1%领跑,华为、中国移动分居二三位。
六、政务云行业发展趋势
1、云计算技术深化与创新
云原生技术如容器化、微服务等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使政务云能够更高效地部署和管理应用,实现资源的快速弹性伸缩,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政务云将向边缘计算拓展,将计算和存储能力下沉到网络边缘,降低数据传输延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更好地支持智能交通、环境监测等实时性要求高的政务应用。
2、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融合
政务云将更加注重数据治理,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政府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数据价值,为政府决策提供更精准的依据。例如,通过对城市交通数据的分析,优化交通流量管理。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政务服务的智能化升级,如智能客服、智能审批等,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利用人工智能进行预测性维护,提前发现系统故障隐患,保障政务云的稳定运行。
3、多技术融合构建智慧政务生态
政务云与物联网深度融合,构建智慧城市、智慧环保等应用场景,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环境资源等的实时感知和智能管理。区块链技术将应用于政务云中的数据安全、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等领域,确保数据的不可篡改和可信共享,提升政务数据的安全性和透明度。
安全与隐私保护加强采用更先进的加密技术,对政务数据进行全程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完善访问控制机制,严格限制数据访问权限,并加强合规审计,确保政务云的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政务云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政务云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