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费级3D扫描仪产业概述
消费级3D扫描仪是面向个人用户、中小企业或非专业场景设计的3D扫描设备,旨在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对物体三维形态的快速捕捉和建模。其操作流程简化,无需专业的三维建模知识,主要用于满足日常创意设计、逆向工程入门、教育、家庭娱乐等需求,精度和功能虽不及工业级设备,但足以应对非专业场景的扫描任务。
二、消费级3D扫描仪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消费级3D扫描仪行业得到了国家多方面的政策支持。从科技创新到信息消费升级,再到智能制造和计量发展等领域,相关政策不断出台,推动了消费级3D扫描仪的技术研发、产业化进程和市场需求增长,为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助于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消费级3D扫描仪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消费级3D扫描仪行业产业链
消费级3D扫描仪产业链包括上游零部件及软件供应、中游设备制造、下游应用领域。消费级3D扫描仪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上游核心部件国产化加速,中游企业技术创新不断,下游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推动行业朝着高精度、智能化、便携化和普及化方向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四、全球消费级3D扫描仪行业现状分析
1、全球消费级3D扫描仪行业市场规模
2024年全球消费级3D扫描仪市场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按GMV核算的市场规模已达1.06亿美元。伴随技术迭代加速与应用场景拓宽,行业增长动能持续释放,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攀升至2.34亿美元,未来五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7.1%。行业正迎来规模化普及的关键窗口期。
2、全球消费级3D扫描仪行业出货量
自2020年起,全球消费级3D扫描仪市场便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出货量从2020年的3.89万台一路飙升至2024年的18.57万台,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7.8%。当下,技术迭代、应用拓展进一步刺激需求,预计到2029年,出货量将攀升至76.48万台,后续五年间,年复合增长率有望保持在32.7%,行业扩张步伐强劲。
五、消费级3D扫描仪行业竞争格局
1、消费级3D扫描仪行业竞争格局
全球消费级3D扫描仪行业竞争呈多极格局,头部企业凭借技术积累与品牌优势占据主导,如先临三维、创想三维等本土企业在性价比与本土化服务上突出,Faro、Artec等国际品牌则强于高端市场。同时,新兴厂商加速崛起,通过差异化策略切入细分领域,在便携化、智能化产品上发力。
2、消费级3D扫描仪行业重点企业
创想三维是深圳市创想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3D打印机品牌。创想三维围绕“一体两翼”战略布局,产品全面覆盖3D打印机、3D扫描仪、激光雕刻机、配件、耗材等,构建完善的3D打印生态圈和创想云一体化3D打印平台。
六、消费级3D扫描仪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曾经价格高昂的消费级3D扫描仪,如今因核心器件国产化替代、生产规模扩大等因素,价格不断下探,部分产品已降至千元级别。这使得更多个人创作者、小型企业能负担得起。价格亲民促进其在教育领域用于课堂实践,激发学生创造力;在家庭场景助力个性化3D打印,如制作玩偶、家居小饰品等,加速产品普及,拓宽市场边界。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消费级3D扫描仪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消费级3D扫描仪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