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用敷料产业概述
医用敷料是一类用于覆盖、保护伤口或创面,以促进其愈合、防止感染,并维持创面适宜微环境的医用材料。它通常由天然或合成材料制成,具备一定的生物相容性、透气性和吸水性,能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起到隔离外界污染、吸收渗出液、减少疼痛等作用,是临床伤口护理的重要工具。
二、医用敷料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监管部门通过制定一系列注册审查指导原则,规范了医用敷料的注册申报流程,保障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同时,针对市场上存在的产品分类界定不清等问题,出台相关指导原则,厘清了医用敷料与其他产品的边界,净化了市场环境。此外,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也有助于降低产品价格,提高行业集中度,推动医用敷料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医用敷料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三、医用敷料行业产业链
医用敷料产业链上下游相互依存,上游提供原材料保障,中游负责生产制造,下游进行销售和应用。当前,产业链面临着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集中度低等挑战,但也有高端化转型、线上渠道发展等机遇,未来产业链将不断优化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
四、全球医用敷料行业现状分析
1、全球医用敷料行业市场规模
近年来,全球医用敷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数据显示,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187.68亿美元稳步攀升至2023年的309.7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一增长态势与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密切相关,老年群体对慢性创面护理需求激增;同时,各类意外伤害、外科手术量的增加,以及人们对创伤护理重视程度的提升,共同推动了医用敷料市场的扩容,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2、全球医用敷料行业细分市场
数据显示,全球高端医用敷料市场呈现加速增长态势,规模从2019年的91.56亿美元攀升至2023年的153.7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显著高于传统医用敷料市场。随着生物材料技术进步与抗菌、促愈合等功能创新,高端产品在伤口护理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成为驱动全球医用敷料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未来发展潜力进一步凸显。
五、中国医用敷料行业现状分析
1、中国医用敷料行业产量
在医疗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加剧及卫生健康意识提升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医用敷料行业发展迅猛。2023年,我国医用敷料行业产量达到80.05万吨,相较于过往实现了显著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医用敷料出口第一大国,庞大的产量不仅满足了国内医疗市场的多元需求,也大量供应海外市场,推动着行业规模持续扩张,发展前景向好。
2、中国医用敷料行业需求量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以及医疗技术进步等因素推动下,我国医用敷料行业需求持续上扬。2023年,我国医用敷料行业表观需求量约达55.62万吨。伴随国内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后续市场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
3、中国医用敷料行业进出口量
在全球医疗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下,我国医用敷料行业进出口数据呈现出鲜明特征。2023年,我国医用敷料行业进口量维持在0.5万吨,而出口量则达到24.93万吨。我国凭借完善的产业链与成本优势,大量优质医用敷料远销海外,已然成为全球医用敷料出口第一大国。
4、中国医用敷料行业市场规模
在医疗技术进步、人口老龄化及健康意识提升等因素驱动下,2023年我国医用敷料行业成绩亮眼。国内医用敷料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68亿元,不仅反映出国内市场的庞大需求,也意味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随着行业创新升级,有望实现更大突破。
六、医用敷料行业竞争格局
全球医用敷料行业中,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大型医药跨国企业,如施乐辉、强生、康维德等凭借技术和人才优势,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在我国,行业集中度较低,国产医用敷料多集中于传统产品,同质化严重,企业大多在低端市场低价竞争。但也涌现出振德医疗、奥美医疗等大型生产企业,部分企业已开始向高端转型。
七、医用敷料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与医疗观念进步,对医用敷料性能要求愈发严苛。传统纱布等基础敷料市场份额将逐步让渡给具备抗菌、促愈合、减轻疤痕等功能的高端产品,如银离子敷料、水胶体敷料。当下,高端产品价格虽高,但能降低综合治疗成本、提升患者体验。企业为契合市场需求,会加大研发投入,促使行业加速向高端化迈进。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医用敷料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医用敷料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