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勘察产业概述
工程勘察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运用地质、测绘、水文、气象等科学技术手段,对工程项目场地的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环境等进行调查、勘探、测试、分析和评价,为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及维护提供科学依据的活动。其核心目的是查明工程场地的自然条件,评估潜在风险(如地质灾害、地基稳定性等),确保工程安全、经济、合理地实施。
二、工程勘察行业发展相关政策
工程勘察行业得到了多方面的政策支持。国家层面通过修订管理条例,加强了对行业的整体规范和质量监管。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针对铁路、公路等具体领域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范,推动了行业在特定领域的标准化发展。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举措,如抚州高新区的十条举措,从企业责任、人员水平、质量监管等多个维度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为行业的持续进步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工程勘察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三、工程勘察行业产业链
工程勘察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设备与软件研发制造、材料供应等,中游的地形测绘、地质勘探等,下游的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等。工程勘察产业链上下游紧密相连,上游提供技术和物质基础,中游进行核心工作,下游实现成果应用。随着技术进步,产业链向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四、工程勘察行业现状分析
2023年中国工程勘察行业营业收入达1085.9亿元,体现了行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下的稳健发展态势,也反映出在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拉动下的市场活力。从细分领域看,市政、铁路、能源等勘察需求贡献显著,叠加技术升级带来的服务附加值提升,行业营收规模在稳增长政策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展现出与实体经济建设深度绑定的增长韧性。
五、工程勘察行业竞争格局
工程勘察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2024年国内工程勘察行业CR5约为28.6%,行业呈现明显的梯队分化特征,第一梯队由年营收超50亿元的7家综合型勘察集团构成,2024年合计市场份额达31.4%,第二梯队为20余家省级勘察设计院,中小微企业则主要承接本地化项目。
六、工程勘察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工程勘察行业加速数字化进程。如BIM技术实现从二维图纸到三维建模转变,贯穿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减少错漏碰缺,提升协作效率。同时,无人机勘测、AI辅助设计、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融合,推动勘察向高效精准迈进,数字孪生技术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底层数据支撑,让设计成果成为城市数字化底座一部分。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工程勘察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工程勘察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