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克隆抗体药物(单抗药物)行业概述
单抗即单克隆抗体,单抗药物是抗体药物的一种,由单一的B细胞克隆而产生,能够靶向性识别某一种特定抗原决定簇同时与其进行特异性结合,从而达到清除抗原蛋白或阻断抗原信号传递的作用。按照人源化程度,单抗药物可分为鼠源单抗、人鼠嵌合单抗、人源化单抗和全人源单抗。
二、单克隆抗体药物(单抗药物)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自杂交瘤技术问世以来,单克隆抗体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在现代医学领域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如今,单抗药物已然成为全球制药行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细分板块之一。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单抗药物产业链的上游涵盖细胞原料、培养基等各类原料,以及生物反应器、膜系统等设备;下游则是单抗药物的销售终端,主要包括医院、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医药电商平台等。
2、下游
医院是单抗药物的主要应用场所。单抗药物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近年来我国医院数量保持稳中有升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年末全国共有医院3.9万个。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单抗药物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三、单克隆抗体药物(单抗药物)行业现状
1、全球
经过多年的发展,单抗药物已经成为生物制药中最热门的领域之一。抗体药物作为一种有独特功能的靶向性生物治疗药物,以其高安全性、高特异性和高有效性等特点,成为近年来治疗性药物研发的热点。从全球范围来看,全球单抗药物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469亿美元以复合年增长率10.90%增长至2024年的2733亿美元。预计2025年全球单抗药物市场规模达到近3000亿美元。
2、中国
中国单抗药物市场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许多已在海外上市的单抗药物尚未在中国获批上市。同时,由于单抗药物价格较高,对于许多支付能力有限的患者来说,其可及性相对较差。然而,凭借其相较于传统药物的显著优势,中国单抗药物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60亿元以复合年增长率42.05%增长至2024年的1315亿元。随着中国生物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单抗药物在疾病预防和治疗领域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更多创新型单抗药物的推出也将使更多患者受益。
四、单克隆抗体药物(单抗药物)行业竞争格局
由于国内单抗药物行业发展起步较晚,早期市场长期由罗氏、默克雪兰诺等国际制药巨头主导。随着国内药企在研发技术和生产工艺上的持续突破,国产单抗药物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提升。目前单抗药物领域处于激烈的竞争状态,中国单克隆抗体药物行业主要参与企业包括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君实生物、信达生物、康宁杰瑞等。
五、单克隆抗体药物(单抗药物)行业展望
自首个单克隆抗体获批近40年来,其开发和制造取得了巨大进步。生产培养滴度的提高、上下游工艺平台的持续优化以及全球制造能力的扩张,为单克隆抗体疗法开拓新领域和提高全球可及性提供了机遇。未来,通过非政府组织和全球医疗资助机构的合作,借助大型CMO的力量,有望进一步推动单克隆抗体疗法的发展,特别是在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和满足LMICs的医疗需求方面。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单克隆抗体药物(单抗药物)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单抗药物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