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氟化钠行业概况
1、产品分类
氟化钠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分子式为NaF,相对分子质量为41.99,呈无色晶体或白色固体状,无嗅,无味,熔、沸点分别为993℃和1700℃,密度为2.558g/cm3。氟化钠产品共分为工业级、牙膏级两个等级。
2、生产工艺
氟化钠微溶于乙醇,可溶于水,在100g0℃水中能溶解4g,水溶液呈弱碱性。氟化钠有毒,能腐蚀皮肤,刺激黏膜,长期接触对神经系统有损害。氟化钠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氟硅酸钠纯碱法、氢氟酸中和法、氟化铵法以及萤石熔浸法。
二、氟化钠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图
氟化钠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萤石、碳酸钠、氢氟酸等原材料的生产和供应。萤石是氟化钠生产中最常用的含氟原料,其纯度对后续反应及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中游为氟化钠的生产制造。下游广泛应用于冶金、水处理、牙膏等传统领域,新兴领域包括锂电池、医药/农药、电子材料等。
2、中国萤石进出口现状
萤石作为工业重要矿物原料,被广泛应用在冶金工业、光学工业、建材工业、化学工业,甚至医学领域。近十年来全球萤石产量呈现波动式增长特征,中国始终占据主导地位,贡献全球总产量的64.8%。我国萤石大部分用于生产氟化氢供应下游氟化工行业,随着我国氟化工和新能源行业的兴起,萤石需求量增加,进口量逐年上升。据统计,2024年我国萤石进口量为134.7万吨,出口量为24.47万吨。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氟化钠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三、氟化钠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需求现状
全球氟化钠产品共分为工业级、牙膏级两个等级,目前,工业级氟化钠全球市场需求约为10万吨/年,并且每年以5%的速度持续增长。牙膏级氟化钠全球市场需求量约为2万吨/年,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含有氟化钠的牙膏以及漱口水在市场上也受到了广泛欢迎,未来其市场需求必然会持续增长。
2、中国供需现状
氟化钠因其低溶解度、不吸潮、无腐蚀性、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等特点,不仅在冶炼、陶瓷、饮用水、牙膏等传统应用领域一直被使用,在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等行业也产生了新的应用。我国氟化钠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历经30多年的发展,行业逐步走向成熟。据统计,2024年我国氟化钠行业产量为8万吨,需求量为7.16万吨。
3、中国出口现状
我国作为全球氟化钠生产与出口大国,其市场份额全球占比已超过70%,决定着全球氟化钠产业的发展。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氟化钠出口量具有一定波动性,截至2024年我国氟化钠出口量为0.84万吨,同比增长4.98%。
从我国氟化钠出口目的地来看,马来西亚、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与韩国是我国氟化钠出口量前五地区,2024年前五大地区出口量合计占比76.46%,泰国与俄罗斯出口量分别占比6.01%与5.32%,其他地区出口量占比12.21%。
四、氟化钠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有几家企业氟化钠产能达万吨以上,国内氟化钠生产工艺已经成熟,但各生产厂家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生产成本趋于透明化,部分企业为了占领市场采取低价倾销、以次充好等不正当竞争手段,导致行业存在恶性竞争现象,严重影响了国内氟化钠行业的健康发展。当前,绝大多数氟化钠生产企业规模偏小,产品市场竞争力差,技术投入少,生产装置落后,自动化水平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五、氟化钠行业前景展望
历经30年的发展,在技术进步与应用领域拓展的持续助力下,我国氟化钠行业依然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增长潜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面对当前新应用、新产品提出的新要求,氟化钠企业应坚持创新引领,加强技术与人才投入,实现高品质、高附加值氟化钠的转型升级,开展副产硅胶的循环利用,形成氟硅资源循环利用并行发展模式。同时,联合上下游产业进行区域资源的整合,走规范化、规模化、集群化的发展路线,提高企业自身竞争优势,并依托现代化先进制造装置,实现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紧跟市场趋势,加强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共同推动氟化钠行业的繁荣发展。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氟化钠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氟化钠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