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威胁情报行业概况
1、定义及分类
威胁情报是指对网络威胁和攻击进行收集、分析和解释的信息,包括各种来源的数据,例如安全日志、网络流量分析、恶意软件样本、漏洞信息、黑客活动情报等。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分析后,可以提供关于威胁行为、攻击手段、攻击者意图以及可能的威胁来源等方面的信息。传统意义上,威胁情报可以分为战略威胁情报、运营威胁情报、战术威胁情报和技术威胁情报四类。
2、应用领域
威胁情报已应用于越来越多行业,成为不同行业信息安全防护支撑的基础能力。整体而言,当前阶段由于金融、政府、互联网等行业信息化程度高,更受黑客黑产关注,被攻击也较为严重,更需要借助威胁情报进行主动威胁发现与响应,成为威胁情报服务的主要用户。
二、威胁情报行业发展背景
在网络安全行业中,威胁情报是近几年发展迅猛的细分领域。2021年以来中国网络安全政策密集出台,以提高我国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于2021年6月通过并于9月正式实施,确立了数据分类分级管理,数据安全审查,数据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基本制度。《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于2021年7月发布,并于9月正式实施,明确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运营者责任与义务,保障和促进措施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威胁情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威胁情报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三、威胁情报行业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随着网络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威胁问题日渐突出。网络威胁情报可以帮助决策者有针对性地处理网络威胁问题,避免财产或重要信息数据的损失。中国威胁情报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据统计,2021年中国威胁情报市场规模约14.2亿元,预计2024年将达到近30亿元。随着国家对网安产业的重视以及政策的相继出台,产业有望持续稳定发展。
2、产品结构
从产品结构上讲,威胁情报主要的落地方式有三种,提供专业的情报数据服务、建设威胁情报平台以及集成赋能到各类型安全产品中。在中国威胁情报市场中,以集成赋能类的产品为主,2023年集成赋能类产品市场占比达67%,其次是情报平台类,而专业的数据服务类的市场占比则较低。
四、威胁情报行业产业链
从产业链角度看,威胁情报行业上游主要为情报数据,以威胁情报厂商自有数据为主,第三方数据供应商为辅;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涉及政府、金融、电信、金融、互联网、交通、智能制造、医疗等各个行业。
五、威胁情报行业竞争格局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以及网络安全世界的日益复杂,威胁情报已经成为建设企业安全运营体系的重要驱动力。当前中国整体威胁情报市场,属于寡占型竞争市场,由少数几家厂商占据大部分份额,微步在线、腾讯安全、奇安信位列2024年中国威胁情报市场份额前三,老牌安全厂商和新兴安全厂商纷纷入局,微步在线凭借其在威胁情报领域深耕多年的综合实力及先发优势位列第一。
六、威胁情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自动化
自动化系统可以快速处理大量的安全数据,识别出异常行为和潜在威胁。这些系统利用先进的算法来分析网络流量、系统日志和其他相关信息,从而提高威胁检测的速度和准确性。未来的自动化威胁检测系统将更加智能,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攻击模式,甚至预测潜在的攻击。
2、智能化
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威胁情报领域。AI可以分析和学习大量的威胁数据,识别出攻击者的模式和趋势,预测未来的攻击行为。此外,AI还可以帮助自动化威胁响应流程,提高应对速度和效率。然而,同时也需要注意AI技术的潜在风险,如误报和滥用。
3、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对于应对跨国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至关重要。通过国际合作,不同国家和地区可以共享威胁情报,协调应对措施,共同打击网络犯罪。此外,国际合作还可以促进网络安全标准和法规的统一,提高全球网络安全水平。
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威胁情报行业发展现状、市场供需情况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竞争格局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威胁情报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