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式联运行业概述
多式联运(Multimodal Transport, MT)是指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运输方式,通过有效衔接,提供全程一体化组织的货物运输服务。多式联运的组织者(通常为承运人或物流公司)负责从货物的起运地到目的地的全程运输,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对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和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二、多式联运行业政策
多式联运可以有效实现降本,是未来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积极引入多式联运是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效益、降低整体物流成本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我国物流企业共同的努力方向。政策助推之下,预计多式联运将得到持续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积极引进多式联运,大力发展一体化物流运营模式。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多式联运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三、多式联运行业产业链
多式联运行业产业链的上游主要包括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中游则是提供多式联运服务的物流运输企业;下游多式联运服务应用在多个行业,如能源、化工、医药、汽车、日用品等领域。
四、多式联运行业发展现状
多式联运通过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削弱单一运输方式的不利影响,可有效实现效率和成本的统一。我国多式联运发展较晚,发展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相比之下,中国的多式联运市场渗透率仍然较低,然而在近几年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中国多式联运行业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涨态势,2024年市场规模将上涨至9250.45亿元。
交通运输业的持续发展为多式联运行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国物流基础性设施进一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带动中国货物周转量上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货物周转量为247745.32亿吨公里,货物周转量的上涨为多式联运行业带来更多需求。
由于运价较为便宜的铁路和水路运输占比逐渐增加,运价较贵的公路运输占比减少,所以总体运输费用呈现下降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货物平均运费为0.44元/每吨每公里。
五、多式联运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由于物流行业庞大的市场容量、鲜明的地域、行业、客户、线路、联运模式特征,国内外在多式联运业务上参与的企业数量众多,大小规模和参与深度不一。国内外多式联运服务企业众多,开展具体竞争内容的差异性较大,目前国内主要企业为中谷物流、嘉友国际、炬申股份、上海雅仕等。
2、重点企业分析
中谷物流主要业务为集装箱物流服务,整合全国范围内的铁路及公路资源,形成“公、铁、水”三维物流网络,建立了以水路运输为核心的多式联运综合物流体系。根据公司年报显示,2023年公司物流服务为124.38亿元。
六、中国多式联运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多式联运行业将呈现以下技术趋势:一是智能化,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运输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实时调度,提高运输效率;二是绿色化,推广电动化、氢能源等清洁能源运输工具,减少碳排放;三是数字化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的深入融合,提升物流透明度和协调性;四是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增强物流链条的透明度和信任度;五是供应链协同的加强,实现供应链全程可视化;六是标准化和互操作性的提升,推动国际间协作与标准化工作。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多式联运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多式联运行业发展全景监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