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蛋白行业概述
蛋白质是细胞组分中含量最为丰富、功能最多的高分子物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与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目前,在人类可食用摄取的蛋白质中,根据来源分为动物性蛋白质和植物性蛋白质两大类。其中,动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畜牧及水产的蛋、奶、肉等,是高含量蛋白食物,具有氨基酸组成比例与人体需求比例相近的优点,但由于含有较高的脂肪和胆固醇,人体过量摄入后容易发胖、诱发心脑血管等疾病;植物性蛋白质则主要来源于大豆、豌豆、稻米、玉米以及小麦等,与动物性蛋白质相比具有“低糖、低脂肪、低热量、不含胆固醇”等特点,对人类更为健康,而在各类植物性蛋白质中,来源于大豆的大豆蛋白因其基因结构上最接近人体氨基酸,因此常被用于替代动物蛋白,是目前市场中应用最为广泛,也是潜力最大的植物蛋白。
二、植物蛋白行业发展背景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植物蛋白行业的发展,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要求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推进食品安全放心工程;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加快产业技术改造升级;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推动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加强生产经营过程质量安全控制。2023年6月《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坚持以稳产保供和满足市场多样化、优质化消费需求为目标,以优化现代设施农业布局、适度扩大规模为重点,以强化技术装备升级和现代科技支撑为关键,持续提升现代设施农业集约化、标准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构建布局科学、用地节约、智慧高效、绿色安全、保障有力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格局,为拓展食物来源、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三、植物蛋白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示意图
植物蛋白的上游原料主要包括大豆、豌豆、小麦、燕麦、花生、螺旋藻等植物。产业链中游主要是植物蛋白的生产加工环节,涉及多种技术和工艺,将植物原料转化为不同形式的植物蛋白产品。下游主要为食品饮料行业、保健品及特医食品行业、宠物食品行业等。
2、产业链下游
植物蛋白饮料是以植物果仁、果肉等为主要原料(如大豆、花生、杏仁、核桃仁、椰子、棒子),经加工制成的以植物蛋白为主体的乳状液体饮品。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日益关注,植物蛋白饮料市场正在快速增长。消费者倾向于寻找替代乳制品的健康饮品,这推动了大豆、杏仁、燕麦、椰奶等植物蛋白饮料的销量。2023年我国植物蛋白饮料市场规模约为302.93亿元。
四、植物蛋白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植物蛋白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饮食理念的加深,植物蛋白替代动物蛋白的优越性和互补性正被人们越来越关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2023年全球植物蛋白市场规模达到约74.2亿美元,2018-2023年CAGR约为8.92%,未来受健康饮食、素食主义等观念进一步影响,植物蛋白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2、我国植物蛋白市场规模
在我国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背景下,居民改善食物营养结构愿望日益迫切,推动了高蛋白食品需求的增加,植物蛋白作为重要的蛋白质补充来源,近年来我国植物蛋白整体市场迎来较快增长,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204.3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71.3亿元。
3、我国大豆蛋白市场规模
作为营养最高的植物蛋白之一,大豆蛋白因其原材料供给充足,又是满足消费者对食物“天然有机”、“保留原味”需求的代表,因此在植物蛋白市场中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是植物蛋白的主要产品种类。我国大豆蛋白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受我国工业基础不断完善推动,大豆蛋白加工产业也随之快速崛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各类新型大豆蛋白产品陆续问世,据统计2023年我国大豆蛋白整体市场规模达到了151.6亿元。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植物蛋白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五、植物蛋白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竞争格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植物蛋白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推动了植物蛋白产品性能陆续实现突破,产品功能边界和应用边界进一步拓展,产业空间逐步释放。同时,在下游各领域快速发展背景下,植物蛋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大型植物蛋白生产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更强竞争力,不断通过增加研发投入,使行业进入创新活跃期,促进了植物蛋白多领域应用的发展进程。
2、重点企业介绍
山东嘉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以来,始终秉承责任、和谐、创新、发展的经营理念,专注于大豆蛋白及相关大豆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全方位锻造竞争力及影响力,在大豆分离蛋白行业内处于第一梯队,拥有品牌、经营渠道、产品研发、质量管控、生产工艺、企业规模及产业链延伸等多方面的优势。2023年嘉华股份共完成营业收入16.95亿元,同比增长5.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亿元。
六、植物蛋白行业发展趋势
1、国家政策及法规支持保障植物蛋白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植物蛋白行业作为农副食品加工业,有利于上游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下游的食品加工产业结构升级,其发展历来得到国家重视及大力支持。为推进食品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支持粮食产业的深加工转化,鼓励粮食企业探索多途径实现粮油副产物循环、全值和梯次利用,提高粮食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2023年2月,国务院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引导大型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随着上述政策的逐步实施,将积极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促进食物营养结构的改善,为植物蛋白行业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2、消费结构升级,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食的健康营养日益重视,生活习惯更讲究饮食营养均衡,提倡素食,减少动物食品的摄入,素食文化逐渐风靡全球,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发展起素食产业。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构成了对食品消费的有力支撑,伴随国民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升,消费者倾向于“天然、健康、营养”的绿色食品,对食品消费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食品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植物蛋白的高值营养性与功能性更符合“清洁饮食”的需求。未来,消费者将更加重视食物的“天然有机”等特征,将直接推动植物蛋白产品消费的增加,预计未来植物蛋白市场规模会保持持续增长趋势。
3、技术水平的提高促进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形成行业发展的持续驱动力
在消费者多元化、特色化需求的驱动下,我国植物蛋白加工产业快速崛起,新型植物蛋白产品不断问世,植物蛋白粉、植物蛋白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不断提高使植物蛋白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肉制品加工、仿肉制品、休闲食品、素食食品、营养制品、乳制品及植物蛋白饮料中都有广泛应用。植物蛋白兼具经济性和营养性,在食品加工中,植物蛋白既可单独制成素食休闲食品,又可作为食品配料,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同时,利用其显著的保水保油性、乳化性、弹性和粘结性、起泡性等功能特性,改善食品结构和物理形态,提升产品口感。同时还可按消费者口味进行调节、根据不同的消费人群进行营养成分强化,可广泛应用于肉制品及仿肉制品、休闲食品及速食食品、营养保健制品和蛋白饮料等领域,覆盖了居民日常的刚需食品和消费升级所需的休闲及保健食品,下游产业的广阔市场发展空间进而带动植物蛋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植物蛋白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植物蛋白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