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脂基碳纤维复材行业概述
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为增强材料、以树脂(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或聚酰亚胺等)为基体,通过成型工艺复合而成的一类高性能复合材料。它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风电叶片、体育用品等领域,成为实现轻量化和高性能化的重要材料。
二、树脂基碳纤维复材行业政策
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产业支持政策,推动了碳纤维行业蓬勃发展,持续引导并进一步提升碳纤维材料重点品种的关键生产和应用技术,促进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开发,提升行业产业化水平,推进产能提升,进一步拓展碳纤维材料的应用领域。《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加强前瞻谋划部署。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未来材料方面,推动有色金属、化工、无机非金属等先进基础材料升级,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先进半导体等关键战略材料,加快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创新应用。
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树脂基碳纤维复材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三、树脂基碳纤维复材行业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主要为丙烯腈、碳纤维、树脂、固化剂等;产业链中游为树脂基碳纤维复材行业生产商;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行业产业链下游为应用领域,主要为体育、风电叶片、碳碳复材、压力容器等。
2、产业链下游
树脂基碳纤维复材应用市场来看,体育休闲和风电叶片为国内碳纤维复材需求量最大的两个领域,合计需求占比超过50%,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复材需求量占比11%,达到1.23万吨。
四、中国树脂基碳纤维复材行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随着“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的提出,碳纤维最主要的下游领域——风电行业快速崛起,需求端也日益旺盛。在低空领域,eVTOL基本上选用树脂基碳纤维复材作为主要机体结构。eVTOL的复材用量占比达70%以上,用于包括机身、电池盒、桨叶、座椅等结构件。其中,超90%的复材为碳纤维复材,约10%的复材以保护膜的形式使用玻璃纤维增强。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树脂基碳纤维复材行业需求量约为11.12万吨。
从成型工艺看,预浸铺放(具体包括热压罐成型、冲压成型等工艺)和缠绕拉挤(具体包括缠绕成型、拉挤成型等工艺)为碳纤维复材成型最主要的工艺类型。由于航空航天军工市场的增长以及风电市场的疲软,预浸铺放工艺超过缠绕拉挤工艺,回到业界第一大工艺的地位,约33%采用预浸铺放工艺,约32%采用缠绕拉挤工艺。
五、树脂基碳纤维复材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1、竞争格局
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可以划分为三类:航空航天军工应用企业、高性能工业应用企业、大丝束工业应用企业航空航天军工应用企业,主要针对航空航天兵器海工及核工军品市场,以及商用航空航天、通用航空等市场,供应商包括光威复材、中简科技、太钢钢科等,此外,也包括中复神鹰及恒神股份的部分产能、煤化所扬州基地、西安康本、河南永煤、中油吉化、吉研高科和吉林神舟等。
2、重点企业
光威复材借助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高端装备与工业应用领域应用迅速发展的时机,以募投项目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为依托,进一步增强公司的研发、设计及技术创新能力,与国内科研院所、各主机厂所合作,充分利用公司产业协同资源和各项资质条件以及全产业链布局的竞争优势,向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研制领域延伸,跟踪和开发先进复材制造技术和高端构件,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高端装备与工业应用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培育和开拓市场,为公司向高端复合材料领域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023年公司碳纤维及织物收入为16.67亿元。
六、中国树脂基碳纤维复材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树脂基碳纤维复材行业将围绕高性能化、智能制造、轻量化设计和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向实现技术突破。高温树脂和绿色树脂研发将提升材料性能,纳米增强与高模量碳纤维技术将优化力学特性。自动化成型、增材制造和快速固化技术将显著提高生产效率,而材料回收与低能耗制造助力绿色转型。同时,行业标准化与全产业链协同将推动复材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和风电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加速行业高质量发展。
华经产业研究院通过对中国树脂基碳纤维复材行业海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加工,全面剖析行业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典型企业的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行业发展轨迹及影响因素,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帮助企业了解行业当前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决策。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5-2031年中国树脂基碳纤维复材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