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简讯
1.99万亿! 成都2021年经济成绩单公布,2022年增长目标为7%左右
世界仍处于疫情笼罩之下,国内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2021年是什么支撑了成都的经济增长,2022年成都又将拿什么来更进一步?1月23日,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
高校毕业生规模首破千万 疫情下年轻人求稳求编制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1年四季度高校毕业生景气指数(CIER)降至0.88,这是自2020年一季度疫情暴发以来该指数的次低点(最低点为2020年二季度的0.79)。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总量稳中承压,且结构矛盾依然存在。
重庆深挖夜经济潜力,连续三年位列夜经济榜单首位
从2019年开始,《财经国家周刊》、瞭望智库联合相关机构组成课题组,编写《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对城市夜经济影响力进行客观分析与独立评价,展示城市夜经济发展的成果、经验及启示,目前评价工作已开展三年,受到业内外普遍关注。
国家卫健委最新回应出生人口下降: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340万!这些因素也很关键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指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面临转折性变化,总人口增长势头明显减弱,出生人口持续走低,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生育养育教育负担成为制约群众生育的主要因素。
北京去年GDP破4万亿元 工业生产起引领带动作用
全市经济总量跃上4万亿元新台阶。在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迈过万亿元大关后,分别于2013年、2018年和2021年突破2万亿元、3万亿元和4万亿元,每迈上一个万亿元台阶分别用了6年、5年和3年,进程逐步加快,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全国各省区市领先水平。
近期房地产销售等逐步回归常态,市场预期稳步改善
各方共同努力下,近期房地产销售、购地、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市场预期稳步改善。从数据上看,2021年末,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52.2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9月末提高了0.3个百分点,其中四季度房地产贷款新增7734亿元,同比多增2020亿元,较三季度多增1578亿元。
2021年中国GDP突破110万亿元 稳增长政策力促今年一季度平稳开局
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多重考验下,国民经济依然有诸多亮点:经济总量达114.4万亿元,突破110万亿元;创新动能有效增强,工业制造业较快增长;商品房销售额、销售面积两项指标双双达到历史峰值;城镇化率继续提高。
增30% 2021年外贸总额破6万亿美元
国新办就2021年全年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202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了较快增长,年内突破5万亿美元、6万亿美元两个关口(同比增长30.0%),规模再创新高、质量稳步提升,“十四五”对外贸易实现了良好开局。
2021年中国外贸总值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
据海关统计,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人民币,比2020年增长21.4%。其中,出口21.73万亿元,增长21.2%;进口17.37万亿元,增长21.5%。以美元计,我国进出口规模达6.05万亿美元。
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占GDP10%
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加大6G技术研发支持力度
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有序推进骨干网扩容,协同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和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前瞻布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网络技术储备,加大6G技术研发支持力度,积极参与推动6G国际标准化工作。
首次!国家层面提出对种植牙开展集采
202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该意见提出,要完善以市场为主导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医保基金战略性购买作用,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健全政府组织、联盟采购、平台操作的工作机制,引导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有力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一场“因人而异”的公共消费升级
公共服务根本为人,“十四五”时期,人口生育和老龄化水平成为影响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因素。比如,在新生人口形势低迷情况下,托育设施、幼儿园和小学学位如何匹配;老龄化加深情况下,“老有所养”如何纳入基本公共服务,都鲜明体现在了《规划》之中。
数字经济等拟列入北京市人大立法计划
北京正在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41.7%,现价增速17.6%;核心产业占GDP比重23%,现价增速22.7%,均大幅高于全市GDP现价增速。
10万亿巨额投资,新基建钱从哪里来?
新基建浪潮下,站上风口的不仅是大数据中心。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之后4月,官方首次明确指出了新基建的七大领域: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