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消费在我国比重逐年提升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文旅体育深受欢迎,数字消费欣欣向荣,银发经济方兴未艾……近年来,服务消费在我国消费中的比重逐年提升,消费新品类层出不穷、新场景不断涌现、新业态持续迭代。服务消费已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服务消费既是衡量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也是观察经济内在活力的关键窗口。

一方面,服务消费涉及面广,从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到文娱旅游、教育体育、医疗健康,每个领域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在居民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加速跃迁的过程中,顺应居民消费需求变化,努力扩大服务消费,有利于增进民生福祉,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更趋多样的美好生活需要。

另一方面,服务消费联动性强,促进服务消费有助于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为优化供给结构、打通供需堵点、加快产业升级提供助力。譬如,随着数字消费需求的壮大,智慧商圈、在线教育、数字医疗、直播电商等消费场景日趋成熟,带动商贸、教育、医疗、物流等行业提质增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发展服务消费面临广阔机遇。按照国际经验,一国人均GDP达到1.5万美元左右时,消费结构将加快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3万美元,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24年,我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2%,增速高于商品零售额3个百分点;2025年前5个月,服务零售额增速仍领先商品零售额,服务消费正成为拉动内需的“主引擎”。不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差距。研究显示,20世纪中叶以来,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长期保持在60%以上。过去10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为54.6%。差距正是扩大服务消费的潜力所在。我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无论是存量较大的传统服务消费,还是增长空间更大的改善型、新型服务消费,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也要看到,现行的消费权益保障制度更加注重商品消费,相关监管规则还未能完全适配服务消费的发展。监管主体分散、服务标准缺失、取证技术滞后,服务消费权益保障力度不足已成为制约服务消费潜力释放的瓶颈。

具体来看,服务消费具有供需同步、服务效果难量化、服务过程不可逆等特点。这意味着消费者维权难度更大,监管难度也更高。在线教育退费难、预付卡跑路、旅游宰客……文旅、家政、养老、培训等领域纠纷的出现,不仅影响消费者的体验,也挫伤了行业发展信心。此外,随着新业态兴起,现有保障制度还存在盲区。譬如,盲盒经济火爆的同时,相关投诉也在激增,由于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如何妥善解决“隐藏款概率造假”等争议尚需探索。

构建“服务友好型”权益保障体系,需要充分考量服务消费特性,紧密跟踪新业态新趋势,提前预判可能存在的消费风险,在保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放宽准入、减少限制、鼓励创新、优化监管,推动服务消费向多样化、高品质、高标准提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只有让消费者敢于为知识付费、为体验买单、为未来投资,服务消费才能持续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采编:CY
下一篇

绿色包装频频“上新”一场快递包装的绿色变革正在全面开启

2025年,国家邮政局将多维度推进行业包装绿色治理,大力推广原装直发,推动同城快递使用可循环包装比例提升到10%。

如您有个性化需求,请点击 定制服务

版权提示:华经产业研究院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均注明出处。若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huaon.com,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

人工客服
联系方式

咨询热线

400-700-0142
010-80392465
企业微信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返回顶部
在线咨询
研究报告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研
定制服务
返回顶部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在用润滑油液应用及

监控分技术委员会

发布

TC280/SC6在

用润滑油液应

用及监控分技

术委员会

标准市场调查

问卷

扫描二维码进行填写

填完联系在线客服

或添加微信

15711089246

即刻发送红包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Baidu
map